大家好,我是张晋涛。
两周前我去参加了 KubeCon China 2024,仔细想来这应该是时隔 5 年,我再次 线下 参加 KubeCon China 了。
前一次线下参加 KubeCon China 应该是 2019 年,在上海。后来几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要不然是线上举办,要不然就是没有办中国区的活动。
去年线下活动终于回归,但我因为事情比较多没能去参加(有兴趣了解详细的小伙伴,可以查看 我的 2023 总结),所以想着趁这个机会来分享下本次参会的感受。
再遇 Linus
要说本次活动除了和众多小伙伴面基外,最值得分享的事情就是再次遇到 Linus 了。
这是那天早晨在酒店餐厅碰巧遇到的,我和 Linus 合了影,也顺便做了简短的聊天。
事实上这是我和他第二次在 KubeCon China 的现场遇到了。在 2019 年的 KubeCon China 时,主办方也邀请来了 Linus,当时他在台上,我在观众席中。那次我就觉得算是离祖师爷最近的距离了,感谢 Linus 创建了 Linux,我的工作和 Linux 可是息息相关的。
在本次 KubeCon China 上,Linus 和 Dirk Hohndel 有一场对谈,可以说是最火热的场次之一。Linus 表示自己仍然是一个普通的内核开发者,他仍然专注在内核上,对 AI 等技术仍然持有比较谨慎的态度,但是 AI 的流行让 NVIDIA 在 Linux 内核开发中变得更加活跃。
Linus 还是很幽默,录播视频可以在这里看到:https://youtu.be/nJMEuBwMD18
Istio 和现代 API Gateway
KubeCon 第一天,我(Kong Inc.)和来自 Tetrate,阿里云的小伙伴们有一场圆桌。主题是 Istio and Modern API Gateways: Exploring the Future of Service Meshes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了如下方面:
Istio 的新版本的核心特性。
对比 Istio 的 Ambient mode 和 Sidecar mode。
我在这里举了一个例子分享给大家,我觉得 Sidecar mode 和 Ambient mode 可以与 VM 和 Docker 进行类比。曾经我们使用 VM 在主机上部署多个隔离的应用,但是由于 VM 有自己的 guest OS 这样会造成一些资源浪费,所以后来出现了 Docker/容器 技术后,大家都很积极的拥抱了这项技术,因为它可以减去那部分资源浪费。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Docker/容器 是共享主机内核的,所以如何主机出现任何问题,那爆炸半径也是很大的。回到 Istio 中也是同样,Sidecar mode 将一些通用能力下沉到了 sidecar 中,但是每个 Pod 中都运行 sidecar 带来了资源浪费和一些性能损耗。通过 Ambient mode 可以减少这项资源浪费,但同样它是共享在主机上的,所以爆炸半径也是增加的。
服务网格和 API Gateway 的集成
AI Gateway 的发展
录播视频在这里:https://youtu.be/6t-oJQOPaBM
容器十年之我所见
2024 年不仅仅是 Kubernetes 诞生 10 周年的纪念日,它也是我进入容器领域的 10 年里程碑。 现在就可以说我自己是有 10+ 年容器技术经验了, 哈哈哈。
在 KubeCon 第二天,我和社区中的重磅维护者们来了一场圆桌,重点讨论了 Kubernetes 生态的演进,大家当前主要关注的领域,以及在各位眼中,未来 Kubernetes 的一些发展方向。
录播视频在这里:https://youtu.be/NUFcS2Xnd3s
随后我也进行了一场分享,分享在我个人视角下,这十年来我所经历的容器技术和 Kubernetes 的发展,这十年我们做对的,做错的,以及其他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一些主要的信息我就贴到这里了,当然这里很多内容在我维护的 『k8s生态周报』中都可以看到。
录播视频在这里:https://youtu.be/srhXk9Cqo5s
Next Step of Ingress-NGINX
KubeCon 第三天,我分享了 Kubernetes Ingress-NGINX 项目的后续计划。
Kubernetes Ingress-NGINX 项目仍然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项目之一。但它目前确实很复杂,包含了很多内容,很多特性,就像我上面照片中写到的,我们每次要发布一个新版本 CI 需要构建 4 小时才能完成 。幸好我们维护者是跨时区团队,这样我们可以触发构建后交给其他时区的伙伴来完成后续操作。
此外,项目中包含上百个 annotations 和上百个配置项,他们彼此进行组合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场景。
但是我们的 maintainer 目前只有 4 个人,加上还有一些上下游供应链的安全问题需要解决,这给我们带来的负担可想而知。
后续我们将移除其中 Ingress 对 TCP/UDP 等 L4 协议的支持,并且逐步实现对 Gateway API 的支持,这类 L4 的需求则通过 Gateway API 中原生的 TCPRoute/UDPRoute 等提供支持。
录播视频在这里:https://youtu.be/WjRdLwfnIMQ
其他
这次我的整体日程安排还是比较满的,每天都有 session,不过也面基了很多小伙伴,听了部分其他的议题。整体感觉 AI 相关的话题还是比较多的,这和整体的趋势是有关系的。
但是正如我在其中一个 session 中聊到的,Kubernetes 和其他的云原生技术作为一种行业事实上的标准,已经成为了现在技术栈的首选项。AI 的发展并不是在取代 Kubernetes 等云原生技术,反而这些 AI 技术所使用的基础设施仍然是构建在 Kubernetes 之上的,这会带来 Kubernetes 等云原生的又一轮增长。
所以大家并不需要焦虑,深入技术和把握技术趋势即可。
此外也要感谢公司和老板对我的支持,香港本地的同事 Alex 对我的招待,以及现场遇到的每位小伙伴。非常难得的一次经历,下次再会!
欢迎订阅我的文章公众号【MoeLove】